《物体的浮沉条件》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10字。
物体的浮沉条件
绥阳太白中学郑维洪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选用的是沪科版的教材,面向的对象是初二学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从教材的地位来看,它是浮力知识的升华与拓展。沪科版教材在本节课的编排上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课本中列举了一系列例子,这些例子覆盖面广,使用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充分地体现了物理知识的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其所好,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从知识基础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而力平衡,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的相关知识。他们对生活中物体的浮沉现象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有的学生会认为重的物体就会下沉,轻的物体就会上浮。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潜概念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的认知困难。
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会判断物体的浮沉;
(2)了解潜水艇、浮筒的浮沉等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师生互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潜水艇、浮筒的浮沉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潜水艇、浮筒的浮沉原理的学习,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物体的沉浮条件;
难点:轮船,潜水艇等的沉浮原因的分析。
三、教学策略
教法:
我采用了是实验法、讲授法、谈话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验是本节课的知识载体,根据学生已有的概念设计一些演示实验来纠正学生的认知错误,在探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过程中又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