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全科试题卷(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听力.mp3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秘密★启用前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5级高三下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卷2015.3
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5题,7至9题为客观题, 24分;第6题,第10至21题为主观题,共126分。满分150分。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稍息(shào) 倒装句(dǎo) 好高务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
B.刷白(shuà) 夹肢窝(gā) 淡薄名利 秀才人情半张纸
C.鹄的(gǔ) 一沓钱(dá) 丰富多采 勿谓言之不预也
D.说客(shuō) 悄悄话(qiāo) 尝鼎一脔 千里因缘一线牵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军旅诗人中的佼佼者而登上诗坛,常以细腻灵动的笔致描绘诗境,从不同侧面描绘战士们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灵。
B.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必须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
C.马克思为构筑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世界贡献了毕生心血;他一生颠沛流离,常常不名一钱,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深奥丰富,为人类留下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
D. 他在接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一下子受到了不虞之誉。
3. 依次填入下边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 。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地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 。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 。“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余秋雨《雪》)
①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②可那不是飞舞的雪花,是远处山顶的积雪
③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
④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
⑤这样的雪,在我,却总觉得索然;但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
⑥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6题。
论现代教育的转型
高德胜
①人有“向外看”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有“向内看”认识自我的需要。相对而言,认识世界易,把握自我难。现代科技极大地增强了现代人向外看世界的能力,同时,现代人向内看自己的能力却在萎缩,我们差不多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陌生人。教育本来是帮助人认识自己的活动,但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它也在推着人远离自己。教育是否还能照亮现代人回到自身之路,取决于教育能否进行驱动力调整和型态的转变。
②现代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对标准化考试的非理性推崇。标准化考试之所以流行,是因其诱人的便捷性、客观性契合了现代教育追求效率、突出客观性的要求。标准化考试因此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呼风唤雨,成了支配一切教育活动的核心力量。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测量环节,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至多只能算是整体教育的一个“小尾巴”。但如今这条“小尾巴”成了主角,整个教育都得听它的。处在“尾巴”指挥一切的教育结构中,孩子们几乎所有的生命力都被考试分数吸引住了。因为所有关于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都不会出现在标准化试卷上,反观自身、心灵对话都是完全可以丢弃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标准化考试切断了教育与自我反省、人生意义、心灵关怀之间的联系。
③现代教育要承担安顿人的心灵这一任务,必须完成自身的转型。现代教育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问题在于偏执一端而遗弃另外一端,因此,基于心灵养育而进行的转型不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激变,而是在两端之间的平衡。具体说来,就是教育的实利性与价值性的平衡、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平衡。教育不是不要利益,但现代教育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了,人不单是物质存在。没有价值的指引,人性的光辉就会暗淡,人就会蜕化为物,心灵就会枯死,就会满身铜臭,“穷得只剩下钱了”。教育不能偏执于实
4.下列关于“现代教育”的有关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现代教育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化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学徒制和个别化的教育方式,应在规模化、集体化的教育和个别化的教育方式之间实现一种相对平衡。
B. 上百年来,现代教育一直致力于帮助人认识自我,但近年来,却在实利追求上走得太远,结果造成了人心灵的枯死。
C.儿童心灵的自然发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要想转型,就应该走向心灵培育,避免对孩子进行人为干预。
D.现代教育应该以想象力培育、认识自我、激发非常态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