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诗五首》备课笔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31 8:4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情感体味先于理性阐释
       ——《中外短诗五首》备课笔记
311811 浙江诸暨市学勉中学 陈鉴霖 13857541627

一、关于“情”和“理”
对一首诗歌来说,情和理是它的两翼,有了它们,它才能够“飞”起来;而在解读诗歌的时候,显然也须从这两方面入手才得以完整把握。不过,这两方面的体现,在古典诗歌和现当代诗歌的教学上,人们的处理是有不同的:古典诗歌教学,人们侧于情,兼顾理,而在现当代(自由体)诗歌的教学中,人们则侧于理,而于情似有疏离。若究其因,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读古人诗,我们面对的是与现代白话不同的话语系统,要读它们,心中油然而起的是类似对长辈的亲近感(如果先是有“敬畏感”,也是要进到“亲近”一步的),是沟通的愿望,而“沟通”最便捷的通道,就是“感情”;于是总会更多地在语言上字斟句酌,在节奏上细细琢磨,敲出诗中沉潜的情。而读现当代的自由体诗则不同了,尽管同样是由文字组成的,但由于与我们生活语言“不隔”(当然,这只能是就入选中学教材的作品来说),于是便似面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亲近感不足,而解剖欲颇强。“解剖”就是求深刻,通道就是对诗歌“理”的阐释;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很容易出现众多论者所担心的“过度阐释”的情况;甚至,为了求新求深刻,在正面阐释空间已经被充塞的情况下,就采取反面阐释即批判的方式。
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当代诗歌(为方便计,外国译诗也归入这一类)教学还只能说是处在初始阶段,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走近现当代诗歌,让他们对现当代诗歌产生亲切、认同感,进而由课内走向课外,以此来培养起白话诗歌的热心读者。所以在中学现当代诗歌教学上,我们大可不必纠缠于我们教材所选的诗歌是否为当今一流的诗歌、是否具有经得起人们反复推敲的艺术价值、是否有充足的空间以让我们去阐释等等问题,而只要关注我们面对的诗歌是否能渗出值得我们体念的“情”。情能感人,情能动人,情能引发学生读诗的兴趣。而且因了情的“大众化”,“有情感的人类”总是能够感受的,而理性阐释则显然缺了这一点。可以想见,除了一部分学生之外,更多的人是无法顺利进入诗歌的这一层的;甚至一不小心由于阐释过于“深刻”导致了他们对诗歌的恐惧乃至厌恶,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据于此,在作《中外短诗五首》的教学准备时,我考虑的教学重心不是如何阐发诗歌的理,而是与学生一起体念诗中的情。至少是要在充分感受了情之后才去考虑理的阐释。

二、体味“情”
情不是悬空的,它渗透在诗歌话语中,于是我们解读诗歌就不能因为自由体诗歌的话语系统与日常语言的密切关系而忽视了它,仍然要从具体的语言入手,体味内在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