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单元写作导航三1
- 资源简介:
约4780字。
单元写作导航三
素材积累
爱 国
“爱国”二字是神圣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一个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珍贵的,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爱国的感情在一切感情之上,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没有爱国,国家也就不存在了;不讲爱国,国家将是一盘散沙;没有爱国主义,就不可能抵御外侵,一击就破。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诱惑面前,当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之时,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我们千万别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如果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利益,其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
名言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屠格涅夫)
3.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拜伦)
4.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素材
1.自沉汨罗的忠魂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年轻时的屈原深受楚王信任,他想通过楚怀王来实现他革新政治、强盛祖国的理想。但是,以子兰、靳尚为首的贵族保守势力处处打击屈原,他们多次在楚王面前谗陷屈原,最终使昏庸的怀王“怒而疏平”,后将他流放到汉北。但忠于怀王、热爱祖国的屈原并没有因沉重的打击而屈服,继续与保守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不久楚怀王受骗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子兰、靳尚受到重用,他们对屈原的打击、迫害更甚,终于楚襄王“怒而迁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随后,楚国被秦灭亡,流放中的屈原怀着未实现理想的悲愤与痛苦,自沉汨罗,以死来表明自己忠于祖国的心迹。
2.苏武牧羊
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李陵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也没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为伴。19年后,当他归国时已是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了。苏武忠贞不屈的精神永垂青史。
3.陆游临死不忘恢复中原
忧国忧民的南宋诗人陆游,生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他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一腔爱国热情倾注笔下,几度“铁马冰河入梦来”。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报国之情至老不衰。逝世前,还创作了绝笔诗《示儿》寄托自己的爱国之情:“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830年11月初,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夕,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