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认识文明史变迁的一种方法:评房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19 6: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认识文明史变迁的一种方法:评房龙
中华读书报
人类历史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演化的?人与历史关系如何?人是如何去创造历史的?人何以要去认识历史?
  对上述疑问,现代文明背景下的思想家普遍采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说,无论是从生产关系变迁的角度去理会社会发展,还是从生产力更替的角度去理解人类历史变迁,抑或从现代化论者论述人类文明变迁……无不如此。而荷兰裔美籍历史学家房龙(HendrikvanLoon,1882~1946)则别出心裁,从社会或人是否宽容的角度来体会、感悟、理解西方历史的变迁。“宽容”与“不宽容”,正是一对矛盾的概念,谁成为时代的中心或哪一个成为边缘,时代的历史风貌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因而,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类文明,人类历史的变迁无疑是处在无序与有序不断交替的状态。
   作为一个概念,“宽容”远不止是人的一种心态、性情、品行等个人行为。房龙先生写作时期所通行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版本(第26卷第1052页)这样定义“宽容”(toleranc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
  这个公共定义,80年来基本上没改变。在21世纪可能更不会改变,相反会更有魅力。不过,这个抽象的说法,在房龙个人视野中却是人类文明是否顺利更替的生动描述,而不是一种准确的定义。
  但是,房龙先生却不是根据这个概念来裁剪历史。在西方广为人知的《宽容》(1925)中,作者房龙先生不是直接赞美符合宽容标准的历史过程、否定或批评不宽容的历史现象,而是抓住人类文明变迁历程中“宽容”与“不宽容”所呈现出的各种形态,来描述社会发展何以如此的变迁规律。在他看来,人类身上普遍存在着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三种不宽容现象:“第一种也许最普遍,在每个国家和社会各个阶层都能看到,尤其是在小村子和古老镇子里更为常见,而且不仅仅限于人类的范围”,例如不同地区或时代之间的礼节、习惯和风俗是不尽相同的,然而人或动物的生活习惯所养成的惰性、生活经验的有限性,使之不能互相容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