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数学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物理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英语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政治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
A.青睐 人情世故 怃然(fǔ) 着手成春(zhuó)
B.坐镇 鼎力相助 供职(gōng) 落拓不羁(tuò)
C.辐射 世外桃源 肄业(yì) 不蔓不枝(màn)
D.凑合 蛛丝蚂迹 缱绻(quǎn) 少安毋躁(shǎo)
答案:C(A项怃然(wǔ);B项供职(gòng);D项蛛丝马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近日,有部分专家表示,盐城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B.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所以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
D.中国航天人把独立研发的“嫦娥六号”卫星送往太空,实现了国人的美好愿望,使中国跻身于世界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答案:C(A项“走出……思路”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把“所以”改为“因为”;D项“跻身”有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之意,因此,“于”属赘余。)
3.下列材料对“淮扬菜”作了介绍,请用四个短语概括淮扬菜的特点。要求: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4分)
淮扬菜形成于江苏淮安、扬州、镇江一带。中国四大菜系中,淮扬菜刀工最精细,一块2厘米厚的方干,批成30片的薄片,切丝如发。它以鲜活产品为原料,用其味所长但又不独倚其长,调味时追求清淡,从而突出了原料的本味。淮扬菜肴根据古人提出的“以火为纪”的烹饪纲领,鼎中之变精妙,通过火工的调节体现菜肴的鲜、香、酥、脆、嫩、糯、细、烂等不同特色。厨工想象力丰富,如一款三套鸭,家鸭套野鸭,野鸭套菜鸽,用火腿、冬笋作辅,逐层套制,三位一体,富于变化。
答案:刀工精细 注重本味 讲究火工 菜肴富于变化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六•五”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今年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保护部日前通报了2014年一季度环境违法案件处理情况,其中涉及江苏12个污染大户。这些污染大户大部分位于苏北沿海地区,分布在化工产业园、沿海化工园、生态化工园等园区。现已有多名政府官员因环境问题被免职、撤职。
请对该事发表你的看法。要求:主题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
示例一:苏北环境再也不能污染了(苏北经济不能盲目发展)。需要做好发展规划,需要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发展节能型经济,需要政府加大问责的力度。
(有观点,理由充分,修辞正确,能自圆其说。)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个木匠师傅敲响了他的大门,想在他那里租间空屋居住。他的职业让他随身带有量尺(度量长短的工具)、圆规、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线和墨斗等东西,家里没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这些工具。问他的技能,他说:“我善于计算建筑材料。看房屋建筑的规模,(考虑怎样用料)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要,(随后)我就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若是没有我,工匠们就无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干活谋生,我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我得到的工钱是总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里去,看见他睡的床缺了一只脚(自己)却不会修理,说:“打算请别的木工来修。”我觉得他很可笑,觉得他是个没有技术却贪图工钱和财物的人。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后来,京兆尹要修建衙门,我经过那里,看到积聚了许多建筑材料,汇聚了许多工人。他们有的拿着斧头,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圈子面对那个木匠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