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高三年级暑假学情情况检测全科试题(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 无答案.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数学.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英语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 .doc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政治 .doc
高三年级暑假学情情况检测
语文试题(2014.8)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熏陶 星斗 诗意朦胧
B.熏陶 星光 诗意盎然
C.熏染 星汉 如梦如幻
D.熏染 星斗 诗意盎然
参考答案:A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熏染: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星汉:指银河:星斗:星星的总称。“星汉”“星光”显然不合适,“薄雾”“轻纱”和“朦胧”搭配更合适。
2.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需要从下列选项中依次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一组(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⑥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A.⑥③② B.⑤③① C.⑤④⑥ D.④②①
参考答案:B 在选择相应对联时一定找到对联与相应社团的一致点。⑤有表演的成分,所以应为戏剧社的对联;③中由“入毫端”可以推知与写作有关,所以应为文学社的对联;①中有还原事物的真面目、将美好瞬间定格的意思,所以应为摄影小组的对联。
3.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参考答案:A 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A.语段开始“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仔细体会就会品味出作者要强调的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一句,与“少读如果彻底”内容衔接紧密,语意贯通。第二个横线处后面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喻只求多,暗含“多读而不求甚解”之意,选“少读而不求甚解”则解释不通。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是“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是对那种只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之人的讽刺和批评。⑤⑥两句的区别在于:⑤句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句中有“许多读书人”,对象是人。从上下文来看,作者主要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应选“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一句。
5.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3分)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参考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