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14届高三年级高考仿真模拟全科试题(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仿真模拟试题(8科8份)
江苏省宿迁市2014届高三考前信息卷 英语听力.mp3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地理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化学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数学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英语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题.doc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政治仿真模拟试题.doc
宿迁市高三年级高考仿真模拟试题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座落 计日程功 瓜葛(gě) 便宜行事(biàn)
B.嬉闹 仗义执言 症结(zhēng) 混水摸鱼(hún)
C.寒喧 铤而走险 颤栗(zhàn) 虚与委蛇(yí)
D.通牒 额首称庆 折腾(zhē) 间不容发(fā)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好的批评家的文字是 ▲ 的,他们往往不在语言上 ▲ 。就像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一样,评到佳处,直接来一“妙”字,并不用一大通理论说妙在何处,可是我们便感觉此是妙处了。无需多言,读者此时已经 ▲ 。
A.平铺直叙 字斟句酌 心照不宣
B.平易近人 字斟句酌 心领神会
C.平铺直叙 咬文嚼字 心照不宣
D.平易近人 咬文嚼字 心领神会
3.作家冯骥才曾经用三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妙论散文、小说和诗歌的不同特点。他说:“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就像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一个人从大地上被弹射到月亮上,那就是诗歌。”请据此说出散文、小说和诗歌的不同特点。(每空不超过6个字)(5分)
散文: ▲ ;小说: ▲ ;诗歌: ▲ 。
4.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1)尘土受到损辱,却以花朵来报答。
(2)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给它带上霞彩。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柳宗元
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
(1)遽命夺去其业 夺: ▲
(2)披草径,逾秦岭, 披: ▲
(3)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 处: ▲
(4)章示后来 章: ▲
6.结合全文,概括柳惟深“当饰以荣号”的理由。(2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个自称神巫的人给年少的柳惟深看相,认为他会早死,并且享不了高官厚禄,解决的办法就是出家为僧。
B.柳惟深代理永丰县令时,采用严刑峻法打击奸恶横暴势力,并且出台宽和政策救助无依无靠的人,百姓富裕,教化得以推行。
C.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公带着全家藏匿进终南山,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