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全科试题(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全科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厦门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信誓臣旦,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苟子《劝学》)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自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5)羽扇纶斤,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书吴、潘二子事
[清]顾炎武
苏之吴江有吴炎、潘柽章二子,皆高才,当国变后,年皆二十以上,井弃其诸生,以诗
文自豪。既而日:“此不足传也,当成一代史书,以继迁、固之后。”于是购得《实录》,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怀纸吮笔,旱夜矻矻。其所手书,盈床满箧,而其才足以发之。及数年而有闻,予乃亟与之交。
会湖州庄氏难作。庄名廷。目双盲,不甚通晚古今。以史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
语》”之说,奋欲著书,廷钱招致宾客,日夜编辑为《明书》。廷钝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
三子皆已析产,独仲子死无后,吾哀其志,当先刻其书而后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昊、潘盛名,引以为重,列诸参阅姓名中。
书几百余帙,颇有忌讳语,本前人诋斥之辞未经删削者。庄氏既巨富,浙人得其书,往
往持而恐吓之,得所欲以去。归安夸吴之荣者,以赃系狱,遇赦得出。有吏教之买此书,恐
吓庄氏。庄氏欲应之,或日:“踵此而,尽子之财不足以给,不如以一讼绝之。”遂谢之荣。
之荣告诸大吏,大吏右庄氏,不直之荣。之荣八京师,摘忌讳语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
至杭,执庄生之父及其兄廷钺及弟侄等,并列名于书者十八人,皆论死。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发廷钱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所杀七十余人,而吴、
潘二子与其难。当鞫问时,或有改辞以求脱者。昊子独慷慨大骂,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
潘子以有母故,不骂亦不辨。
其平居孝友笃厚,以古人自处,则两人同也。予之适越过潘子时,余甥徐公肃新状元及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第。潘子规余慎无以甥责稍贬其节,余谢不敢。二子少余十余岁,而予视为畏友,以此也。
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学,竟去,以是不列名,获免于难。二子所
著书若干卷,未脱稿,又假予所蓄书千余卷,尽亡。干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
故书之。且其人实史才,非庄生者流也。
(选自《顾炎武诗文选译*,有删节)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乃亟与之交 亟:经常
B遂谢之荣 谢:感谢
C官不能堪 堪:忍受
D予之适越过潘子时 过:拜访
3.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庄氏难作”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 复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 ②书几百余帙,颇有忌讳语
③浙人得其书,往往持而恐吓之 ④摘忌讳语,密奏之
⑤四大臣大怒 ⑥所杀七十余人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D.D. 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炎、潘柽章两人都是优秀人才,明亡后他们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而自豪。
B•吴炎、潘柽章认为只有写出一代史书才能留传后世,因此参与编辑庄廷钱的《明书》。
C.潘柽章被捕后没有像吴炎那样慷慨陈辞,痛骂不绝,主要是因为担心连累母亲。
D•作者详叙了吴炎、潘柽章两人蒙难的原因和经过,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怀念之情。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刻书鬻书。并知府、推官之不发觉者,亦坐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庄生作书时.属客延予一至其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汗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剌史桓伊曾在庐山为他建造禅寺,名“东林精舍”
(1)一、二两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