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52题,约6360字。 - 上海市普陀区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考号等。
 2.答案必须全部涂或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目前我国探月工程进入新阶段,嫦娥三号探测器已于2013年12月2日(农历十月三十)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1.根据人类对月球已有的认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月面昼夜温差高达三百多度
 B.声音无法在月球传播
 C.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是29.53日
 D.“嫦娥三号”实现“软着陆”与月面高低不平 ,月壤深厚有关
 2.下列A-B-C-D四幅日、地、月位置关系的示意图中,接近发射日当天情况的是
 (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其影响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为某时段卫星监测的部分地区PM2.5数据。
 朱夫盆地 刚果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PM2.5(ug/m3) 45~50 0~10 50~55 75~80
 注:朱夫盆地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
 3.朱夫盆地和刚果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气候 B.气候、植被 C.植被、人类活动 D.人类活动、地形
 4.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PM2.5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被 B.人类活动 C.气候 D.地形
 5.降低四川盆地内城市地区PM2.5指数的主要举措是
 A.节能减排 B.人工降雨 C.加强监测 D.植树种草
 (三)还原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地理野外考察研究的内容之一。
 6.图1所示花岗岩石林地貌是我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特色之一。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的一般顺序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7.图2所示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下列对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其中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沉 ③岩浆侵入 ④流水侵蚀作用 ⑤沉积作用 ⑥海浪侵蚀
 A.③→①→④
 B.⑤→①→④
 C.①→⑤→④
 D.②→③→⑥
 (四)10月下旬一天上午,某同学在市内一公园游玩,图1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图2为该同学当时拍摄于此路口的照片。
 8.据图推测该同学由目前所在位置到洗手间,应选择图2中的最近路线是
 A.A 线路 B.B线路 C.C线路 D.D线路
 9.图2中趋向西北方向的路线是
 A.A 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