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三)
语文试卷
第I卷(共42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毁谤 滂沱 大气磅礴 左膀右臂 B. 渎职 黩武 买椟还珠 感情深笃
C. 朔日 硕果 数见不鲜 铄石流金 D. 吞噬 伺机 舐犊情深 恃才傲物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气概 溶资 入不敷出 弱不禁风 B. 预防 飘渺 沸反盈天 心有灵犀
C. 狭缢 嘉奖 潸然泪下 删繁就简 D. 修葺 桅杆 弃如敝屣 以德抱冤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 全局,运筹帷幄,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难题。
② 在宏观教育发展的价值 中,如何实现各类教育功能的整合,这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
③ 国际数学大师、已故中科院院士陈省身教授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曾呼吁科学家要 名利,甘于清贫,勤
奋工作。
④ 德才兼备固然好,可这种人才不多,大多数人是 ,各有短长。
A. 纵览 取向 淡薄 瑕不掩瑜 B. 纵览 趋向 淡薄 瑕瑜互见
C. 总揽 趋向 淡泊 瑕不掩瑜 D. 总揽 取向 淡泊 瑕瑜互见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让我们只能作出否定的回答。
B.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创意方案征集工作已经开始,北京奥组委将在2006年向奥委会提交入选的创意方案以供审查。
C. 我从内心向你表达由衷的祝贺,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D. 近日,陕西省佛坪国家自然生物科研室在海拔1613米的一座山上发现了一只棕白色的另类大熊猫。
二.(18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5. 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者以“污染排放”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再生资源”为目的。
B. 前者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后者是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
C. 前者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后者带来资源增加、环境改善。
D. 前者是一种消费经济,后者是一种生态经济。
6. 对文中划线句子句意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废弃物如果放错了地方,就无法变成再利用的资源。 B. 废弃物如果妥善利用,就会变成有价值的资源。
C. 资源如果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无用的废弃物。 D. 废弃物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实际上也是资源。
7.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同是新经济,循环经济将比知识经济更具活力。 B.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循环经济。
C. 较之旧经济,新经济注重更多的不是数量而是效益。 D. 知识化转向和生态化转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人造血液
人体中流动的红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全血。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在临床使用上很多情况不需要全血,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因此,人造血液也不需要与全血成分完全一致。现在已有血浆代用品上市,血小板代用品也已经开始研究,目前许多国家着重于开发红细胞代用品。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就迎刃而解。
既然是救命的血,安全自然是第一需要。由于人造血液制备工艺中加入了病毒去除或灭活工艺,所以输入人造血液可以避免因血源污染而导致的疾病传播。此外,输入人造血液可以不必再考虑不同血型的匹配问题。我们所说的血型一般是指ABO血型,是按红细胞膜上所含有的抗原来分型的。因为用血红蛋白组成的人造血不具有红细胞膜,没有抗原就不会与体内已有的抗体产生交叉反应,所以人造血适用于任何血型,人体不会对它产生排斥作用,可以真正做到“一血通用”。特别是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医生只需直接为病人输入人造血液,而不必先检测患者是哪类血型,然后再费时去寻找与之匹配的血液,节约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人造血液的优越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大量地制造,保障医疗用血的充足供应。以动物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