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样题全科测试卷(A)(9科10份)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样题(A卷)(9科10份)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化学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地理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历史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生物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数学(理)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数学(文)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物理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英语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语文样题(A卷).doc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4届高考抽测政治样题(A卷).doc- 测试卷A 
 语 文
 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2. 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
 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倒(dào)叙 绷(běng)脸 挑(tiǎo)大梁 强(qiǎng)人所难
 B. 症(zhēng)结 泊(bó)位 和(hé)稀泥 相(xiàng)机行事
 C. 字帖(tiě) 应(yīng)允 掰(bāi)手腕 玲珑剔(tī)透
 D. 踮(diǎn)脚 作(zuō)坊 捋(lǚ)袖子 退避三舍( sh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研究表明,书写对人的认知发展有重要作用,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会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形成特殊映记,这是电脑敲击输入无法形成的。
 B. 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这位坚忍乐观的青年漫画家笔耕不辍,创作了漫画《赶走阴霾日志》,用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
 C. 汉语词典中,“美丽”和“中国”也许是再普通不过的字眼,它们组合起来后被赋予丰赡的内容,蕴函着多层寓意,描绘出一幅未来中国美好的画卷。
 D. 这些摄影作品在展示现代城市绚丽多采夜空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光污染难以全面遏制的忧思:越来越多人造光源的使用已严重污染纯净的夜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西部创业成功的浙商不以营利为目的,在当地创办了留守儿童学校,免收贫困家庭孩子的费用,并向他们赠送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
 B. 某面馆店主“来我店里吃碗面,助我筹集手术费”的微博朴实真诚,吸引网友纷至沓来,不少人吃完面还将百元纸币放在碗底下,悄然离开。
 C. 近一个世纪来,由于众多艺术大师的倾力付出与有心人的精心呵护,我们今天才能够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原稿。
 D. 得悉“铁榔头”郎平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女排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再次在奥运赛场夺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B. 人类多年来普遍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使得致病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强,病菌的基因突变加快,致命的新型病菌也许会在未来五年内出现。
 C. 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后,入馆人数激增,参观者不仅有教师、学生和其他市民,还有进城务工人员也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D. 由“女大学生占领男洗手间”行为艺术表演引发人们热议,有人认为这体现男女平等的诉求,也有人提出公共设施设计与管理应体现公平理念。
 5.下列对联,用于高中毕业典礼上教师勉励莘莘学子,恰当的一项是
 A. 慕师恩众星北拱,瞻学谊群贤南飞。
 B. 融贯中西学已成,博通古今业无疆。
 C. 格物致知循大道,求真本信立高标。
 D. 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陨人间。
 6.把下面五个句子改写为一个长的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
 文学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
 文学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7.解说下面这幅漫画,概括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60个字)(5分)
 解说:□□□□□□□□□□□□□□□□□□□□□□□□□□□□□□□□□□□□□□□□□□□□□
 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张柠和格非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对话
 张柠:我觉得,大作家能够通过直觉的力量穿透文明史,并创造一种新的形式。比如废名,他对文化史的走向和时代精神困境的处理方式,有着非常自觉的观念。他具有对整个中国人的文明史和人心的高度洞察力。
 说到文学阅读,现在大家都这么忙,我为什么要拿出一个礼拜时间读一个当代作家的长篇小说?因为你的文字好、故事精彩吗?那我不如去读地球上任何一个大作家的作品,为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