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24小题,约4870字。 - 杭州二中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校对 邵凤莲
 一、单项选择题(22题,共44分,请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1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第1~3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
 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图是空间上气温为3°C的某等温面上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4--5题。
 4.从热力环流原理看图示近地面
 A.①为海洋④陆地 B.①为谷地④为山地
 C.①郊区④为城区 D.①为陆地④为海洋
 5.若图示近地面地势低平,气温都为21.5°C。则飞机在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飞行飞行员感觉最颠簸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年闻说绕江澜,憾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村耕凿久相安。”该诗为乾隆下江南时登临南京燕子矶所题,隐喻了地理环境的演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河流主流变动造成侵蚀与堆积的变化 B.地壳抬升使原水域变为陆域
 C.河岸沙丘运动填入江中形成陆地 D.海平面上升造成河滩的淤积与扩展[来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