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9科10份)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理)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文)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
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doc
福州八县(市)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2)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3)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负韊矢为公子先引。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公子与侯生决,至军, 侯生果北乡自刭。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自言罪过,以负于魏,无功于赵。赵王侍酒至暮,口不忍献五城,以公子退让也。公子竟留赵。赵王以鄗为公子汤沐邑,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公子留赵。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太史公曰:吾过大梁之墟,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城之东门也。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勒兵下令军中曰 勒:约束
B.矫杀晋鄙 矫:假托
C.高祖始微少时 微:卑贱
D.赵王扫除自迎 除:清除
3.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公子贤”的一组是( ) (3分)
①公子遂将晋鄙军
②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③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④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
⑤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
⑥公子侧行辞让,从东阶上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晋鄙是一位持重谨慎的将军,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怀疑公子的命令,想不听从,从而被杀。魏王对此非常生气,取消了公子的封地。
B.公子礼贤下士,士人竭尽智慧与忠诚。退秦救赵后,公子有骄傲之色,门客竭诚劝谏;侯生也用诀别后北向自杀的方式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C.赵王亲自到边界迎接魏公子,与平原君计议用五城封公子,并把鄗封给公子作汤沐邑,足见他非常感激公子。
D.高祖非常尊重公子,命令五户百姓世代为公子守墓。司马迁也亲自探访大梁夷门旧址,感慨公子礼贤下士并非虚名。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3分)
(2)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6分)
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试结合诗句分析,作者在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把旅途中的见闻感受情景并茂地表现出来?(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