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8200字。
05年上海市高三语文强化训练(二)
一、阅 读 (8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舞蹈的建筑
刘心武
①建筑是凝固音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建筑与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相通,争议也不大,但建筑与舞蹈相通吗?建筑就其功能而言,首先得稳定,没有坚固不移的品质,就没有安全感,人们怎么使用它?再往细想,音乐比舞蹈更加“非空间”的“纯时间”艺术,没有连续不断的流动,哪来音乐?但人们拿音乐比喻建筑时,加了一个“凝固”的限制词,就觉得二者在审美上相融通了。那么,在舞蹈与建筑之间也嵌上一个“凝固”的限制词,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我觉得那也是可以的。
②在中外古典建筑里,要找出“凝固的舞蹈”的例子来,似乎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古典时代人们的思路不像如今这么多元狂放,更因为建筑手段与施工技术没有如今这么先进,所以难以“舞动”。如今有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接踵出现,建筑设计师们好比巧妇拥有庞大的米粮库,非唯心随心所欲地大显身手,因此,舞蹈性思维进入了某些建筑设计师大脑,一些“舞蹈的建筑”也便应运而生。
③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开风气之先,把天棚设计成仿佛往巨人肩膀后甩去的风衣,呈舞动的姿态,生动活泼,奇诡醒目。这种将舞蹈元素糅进建筑设计方式,后来渐成范式,只是新的设计不断增减出一些花样来。美国中部科罗拉多州丹佛空港的天棚就恍如一大匹在风中呈曲波状舞蹈的银缎。舞蹈元素说白了就是大量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但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蝗的建筑设计,使用非规整曲线与曲面则非常谨慎,可以说是“惜曲如金”。他为台湾东海大学设计的鲁斯教堂,用四片从地面升起在顶处合拢携抱的、略微呈扭动感的曲面墙体构成,却营造出了一种端庄而又轻盈的舞姿感,非常符合“年轻人的教堂”这样的功能要求。
④如果不仅仅是糅进舞蹈元素,而是完全地“舞蹈化”,这样的建筑是可能的吗?回答是肯定的。美国建筑师盖里就为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作出了这样的设计。这座博物馆几乎完全由“扭动的肢体”构成,没有一个立面是规整的,不仅天棚,所有的使用空间,包括走廊,充满了舞蹈的曲线与曲面。建成后的博物馆,通体仿佛是几个穿着紧身衣的舞蹈家在忘情的舞动中纠缠在一起。博物馆已在1997年建成开放,成为该市、甚至全西班牙的地标。当然,争议也是有的,一是认为太怪异,二是批评其造价太高。
⑤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但这种“舞蹈的建筑”恐怕只能作为一种流派,而且是小流派而存在。这一流派的设计,尤其是化为大地上的实际存在,传统工艺和传统建筑材料是无法兑现这种设计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因素的机缘凑集促迫。
⑥中国传统艺术里,跟舞蹈最相通的领域是书法里的狂草。中国建筑师,尤其是年轻一代,特别看重建筑设计的艺术创造内涵,他们中有些人在借鉴舞蹈时也借鉴书法,这构成了创新优势,是特别可贵的。赵波就设计出了若干从中国书法笔意演化出的综合性楼体,尽管至为止,这种设计只是一种观念性的展示,尚无被业主采用的可能,而且就我所见到的几个图形而言,还不免有些生硬,但这种创新的设计思维,却是应该大力肯定的。中国什么时候出现“舞蹈的建筑”?不着急,早晚会出现的。
(选自《文汇报》02.4.20有删改)
1.在第①段中,作者说:“把某些建筑比喻为‘凝固的舞蹈’,我觉得那也是可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②段“巧妇拥有庞大的米粮库”。这里的“巧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庞大的米粮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第③段写道“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运动场开风气之先”这里的“先”表现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根据文意,第③段横线上应填入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⑤段中写到“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建筑艺术的新胜利”,“新胜利”的“新”体现在_______________;而作者又认为这只能作为“小流派而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对全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凝固的舞蹈”建筑是现代的产物,中外古典建筑里几乎没有这类建筑的例子。
B.用贝聿明设计“鲁斯教堂”之例意在说明,“新的设计不断增减出一些花样来”。
C.中国建筑师在“舞蹈的建筑”上的创新优势是,既可借鉴舞蹈,也可借鉴书法。
D.作者认为“完全舞蹈化”建筑,是可能的,但也批评它式样怪异,造价也太高。
(二) 阅读下文,完成7—14题。(23分)
清明的酒与花
陈四益
①读古诗是一种消遣。尽管未必篇篇精彩,但体味它对景物的描摹,对人情的观察,对心理的刻画,都是一种与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全然不同的享受。
②读古诗,离不开好的注本,至少我是这样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