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12 12: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8300字。
2005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写在答题纸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上。

一、(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恐吓  庆贺  显赫  一唱一和  鹤立鸡群
B、澄碧  诚实  呈现  承上启下  千乘之国
C、逍遥  瘦削  销蚀  神情毕肖  宵衣旰食
D、晦涩  萧瑟  塞责  十恶不赦  不事稼穑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窥测  慷慨激昂  提要钩玄  迅雷不即掩耳
B、临摹  幅员辽阔  法网恢恢  王顾左右而言他
C、造次  索然寡味  惨绝人圜  有志者事竟成
D、拖沓  娇生贯养  倜傥不羁  时势造英雄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③据说国际上对“文化”一詞的定义已接近五百种,不过      不同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     是不争的事实,即文化有它的独立性。

A、聚集   若有所失   无论╱也
B、云集   若有所思   无论╱也
C、聚集   若有所思   不管╱却
D、云集   若有所失   不管╱却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是登在一家市场报上,说来也惭愧,连标题共130字。
B、 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偏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C、 美英绕过安理会对伊采取军事行动是否破坏联合国宪法和国际法准则,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D、 这个球迷半夜还爬起来看西德队与阿根廷队争夺冠军决赛的直播电视。

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学的“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节选)
李泽厚

  中国没有像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对人格神,许多士大夫经常处于似信非信之间,采取的似乎仍然是孔老夫子“敬鬼神而远之”,“祭鬼如鬼在,祭神如神在”的态度。在民间,则表现为多元而浮浅的信仰和崇拜。其对象,可以是关公、妈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等,而且大都为了求福避祸,去灾治病,有着非常现实的世俗目的。重要的是,即使在这种多元而浮浅的民间宗教中,奇迹宣传也并不突出,主要的部分仍然是在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如在台湾,我拜会过影响极大的证严法师,她曾赞赏病人死在有亲属在旁的家中,而不必死在医院护士等陌生人手里。这也使我颇为吃惊,因为这里表现出的,似乎仍然是以亲子为核心的强烈的儒学人际关系,而佛家本应该是看破尘缘六亲不认的。这也使我想到,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儒佛道三教的激烈争辩,但毕竟是少数事例;相反“三教合一”倒一直是文化主流。孔子、老子、释加牟尼三大神圣和平共处,既出现在近千年前宋代文人的画卷中,也仍然保存在今日民间的寺庙中。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便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之所以能够如此,我以为与儒学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儒学不重奇迹、神秘,却并不排斥宗教信仰;在“三教合一”中,它不动声色地渗入其他宗教,化为它们的重要内容和实质成分。而儒学之所以能这样,其原因又在于它本身原来就不止是“处世格言”“普通常识”,而具有“终极关怀”的宗教品格。它执着地追求人生意义,有对超道德、伦理的“天地境界” 的体认、追求和启悟。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儒学的这种品德和功能,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它是没有人格神,没有魔法、奇迹的“半宗教”。
   同时,它又是“半哲学”。儒学不重思辨体系和逻辑构造,孔子很少抽象思辨和“纯粹”伦理。孔子讲“仁”讲“礼”,都非常具体。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是对理性和理性范畴的探求、论证和发现。例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人生意义的执着和追求,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并非柏拉图式的理性品格,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它是中国实用理性的哲学。
  正因为靠理性、哲学而不靠奇迹、信仰来指引人们,所以孔子毕竟不是耶稣,《论语》不是《圣经》。也正是因为不是空中楼阁或纸上谈兵,而要求并已经在广大人们生活中直接起现实作用,所以孔子不是柏拉图。

  5.对作者提到证严法师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知中国宗教的主要内容仍是倡导儒学的人伦秩序和道德理念。
    B.可以说明中国宗教与儒学既有区别但也有不小的相似性。
    C.严证法师的观点说明儒学实质上完全具有宗教的性质。
    D.可知中国宗教有现实世俗目的,并非完全看破尘缘。

  6.对“中国从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儒学的广泛影响使得中国无法发生宗教战争。
    B.“三教合一”的现实使得宗教战争没有发生的土壤。
    C.儒学本身就有宗教特质,而它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D.儒学的包容性不排斥宗教,与宗教冲突并不很大。

   7.有关儒学“半宗教半哲学”的特质,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儒学与中国宗教彼此融合,中国宗教吸纳了许多儒学的内容,因而,儒学自然也就具有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