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852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9分)
1. ,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2.哀吾生之须臾, 。 (《赤壁赋》)
3.女也不爽, 。 士也罔极, 。(《氓》)
4. ,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 。(《离骚》)
5.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6. ,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顾7-10题。(20分)
钱塘六井记
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②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沟庳③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于是发沟易甃④,完缉罅漏⑤,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
明年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摘编自《苏轼全集》)
【注】①沮洳斥卤:低洼潮湿的盐碱地。②派别:江河的支流。③庳:低下。④甃:井壁。⑤罅漏:缝隙,漏洞。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惟负山凿井 负:靠近
B、问民之所病 病:疾病
C、率常不应 率:大抵
D、并河而东 东:向东流
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项是(4分)
①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 ②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
③千艘更载,瞬息百斛 ④而列二闸于门外
⑤比竹为五管以出之 ⑥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9.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开篇介绍钱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征,为下文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铺垫。
B、钱塘六井的开凿始于宰相李长源,终于刺史白乐天,为百姓引来了西湖之水,解决了饮水问题。
C、陈述古到任后,组织人员对钱塘六井进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二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本文以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为主体,但不局限于“记”,而借“记”发“议”,意在“记”外。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
译文:
(2)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译文:
三、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11-12题(8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孔子认为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孟子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孔子认为,“多见而识之”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相比,后者是次一等的智慧。
1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4分)
四、文学名著。(13分)
13.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承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赤壁之战中,庞统欲以连环计破曹,但被徐庶识破。庞统以刘备有恩于徐庶来说服徐庶,徐庶被庞统感动,守口如瓶。回到曹军中后,徐庶向曹操引荐庞统,并借机向曹操献了连环计,让庞统的计谋得以实现。
C、奇人左慈,在四川峨眉山学得奇门遁甲之术。他见曹操,便要曹操放弃天下和他一起去山中修行,让刘备称王。曹操大怒,拘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