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后附《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习能力诊断题
考点、补充答案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近14000字。
上海市徐汇区高三年级语文学习能力诊断题
试题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005.1
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2004年地球生存报告
近日,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发布了《2004年地球生存报告》。
《地球生存报告》每两年出版一次,今年的报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自1998年以来有关环境的第五份报告。2004年报告中的数据来自于权威机构,包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教育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
1960年,人类消耗的自然资源仅占地球所能生产的50%,而随着人类对煤、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人类现在消耗的自然资源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20%。从1970年到2000年,由于人类对食物、纤维、能源及水的需求不断增加,造成海洋及陆地物种总量下降了30%,淡水生物物种数量则下降了50%。
人类在生态占用中增长最快的是能源消耗。自1961年到2001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增长已高达700%,人口最富裕地区人均生态占用增长了8%。增长最迅猛的当属北美地区,其生态占用指标为欧洲的两倍,亚洲或非洲的7倍。
科学家指出,如果全球全部达到北美的生活水平,地球的自然资源将很快被耗尽,人类需要三个地球才能维持。《报告》的主要作者、生态学家骆乔森说:“专家们在主要结论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事情正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此份报告使用了较为前沿的指标“生态足迹”衡量了148个国家的环境状况。
在“大脚黑名单”上,阿联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和近乎疯狂的石油开采“荣登榜首”——人均生态足迹达9.9公顷,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顷)的4.5倍;美国、科威特紧随其后,以人均生态足迹9.5公顷位居第二。贫困的阿富汗则以人均0.3公顷生态足迹位居最后。从平均数看,一名北美人对地球造成的“冲击”是一名欧洲人的两倍,是一名亚洲人或一名非洲人的7倍。
骆乔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国的排名并不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的生态承载能力与人类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更为重要。当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环境的利用便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份报告所列出的各国生态足迹排名中,中国排名第75位,低于亚洲国家中的日本、韩国、蒙古。从人均生态足迹来看,中国为1.5公顷,低于2.2公顷的全球平均水平。但是, 专家们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
是谁制造了这样一只大脚?更多研究、报告表明,整个人类难辞其咎。
美国一些研究人员近日表示,通过对近1/4遭受过度垂钓的鱼类资源进行的调查发现,乐于娱乐垂钓的人们对美国海域鱼类资源破坏的程度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厉害得多。研究人员发现,娱乐垂钓者们捕捞了墨西哥湾中59%的红金真鲷、南大西洋中93%的红石首鱼。但它只是人为破坏自然资源中的冰山一角。
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和物质消耗的急剧上升,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凸显。有毒化学品进入环境循环,垃圾泛滥成灾,淡水资源的消耗惊人并日益紧缺,非燃料的矿物资源受到挥霍性与浪费性开采,热带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据世界粮农组织的估计,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过量砍伐树木,以及毁林造田、开辟牧场,使世界热带森林面积每年减少1130公顷,而造林面积只有毁林面积的1/10,致使全球每年损失500万至700万公顷的可耕地。
在今年世界粮食日之际,粮农组织总干事在关于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的致词中提到,在已知的6300种动物品种中,有1350种濒危或已经灭绝。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垄断性地使用着占地球陆地1/3强的土地,这对其他生物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指出,多达30%的全球物种在未来50年面临灭绝威胁。
1、 第二段中说明《2004年地球生存报告》数据来源的目的是 。
2、 从上下文看,“生态足迹”用以衡量 。
3、 模仿“生态足迹”的命名,“人类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地球生态承载力”可被形象地表达为 。
4、 从报告提供的“大脚黑名单”可基本得出结论:
(1) ;(2) 。
5、 下面不属于《2004年地球生存报告》结论的一项是( )
A、人类现在消耗的自然资源已超出地球资源再生能力的20%,地球环境的未来令人担忧。
B、近40年人类在生态占用中增长最快的是能源消耗,其中增长最迅猛的当属北美地区。
C、如果全球人均生态占用指标全部达到北美地区的水平,地球的自然资源将很快被耗尽。
D、垂钓对海域鱼类资源破坏的程度惊人,并且它还只是人为破坏自然资源中的冰山一角。
6、 从上文的分析和你对现状的了解,你认为中国的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的原因是什么?请简单说明。
二、 阅读下文,完成7——14题。(24分)
金字塔感言
夏多勃里昂
我们的船,取道麦努夫运河,这样一来,西边大支流上华茂的棕榈林,就无由见到了。该支流通向利比亚沙漠,西岸一带正遭阿拉伯人扰攘云耳。出麦努夫运河,继续溯流而上,朝左能看到穆格托姆山峰,右面尽是利比亚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