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4/15 7:39:3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1740字。

  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中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中刘文丽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开掘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义已愈来愈受到美学界的关注。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审视,我们发现其中亦涌动着一股强烈的生命气息。
  我们可以对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作专门的探讨,选取其中“气”这个范畴,这样就大概能窥见整个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中国古代,“气”是一个贯穿始终而又内涵丰富的基本范畴,它最早大概源于我国远古先民对自然烟雨云气变化的观察及对人呼吸之气息流通的体验。后来,这个概念演变成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不单指具体的事物,而且指事物的本质。魏晋南北朝时期,“气”由哲学范畴进一步演变为美学范畴,作为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最高概括,成为一种体认宇宙万物、万象、万态各不相同又相互联系的生机活力与深层生命内涵的审美理念。
  “气”作为宇宙生命原质,也是创作之本源。宇宙之气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产生了艺术。这种气之本源,使有形无形、物质精神融合在一起,能显示整个大宇宙的生命气息。“气”的审美特质,便是在对宇宙万物的生机活力与深层生命内涵的独特体悟中实现对万物生命的把握与深层体验。
  让我们再从构成中国传统思想主干的儒道两家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儒家关心的是个人如何为族类生存繁衍作贡献,而又在这贡献中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这样能使族类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流程得以顺利展开,个人也会得到一种生命充实且能发挥创造性的美感。儒家美学不是在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而是在心灵深处发掘出美来。
  至于道家的美学思想,把生命的自由展开联想为美,认为个体生命得以自由展开就能自然达到群体幸福。在道家看来,人并不应该像儒家那样讲“赞天地之化育”,自然生命的流程在正常地开展,任何干预只会妨碍宇宙生命的流动过程。
  正是受上述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空不是冷漠冰凉的哲理时空,而是生气蕴注其内的生命时空。这种强烈内在的生命意识是中国古代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绘画。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气韵生动”居于首位。“气韵”之“气”是宇宙元气和艺术家本身元气化合的产物,亦是绘画艺术的生命所在。中国古代画家即便是画一块石头,一个草虫,无不要在其中灌注整个宇宙的生命意识,而不是局限于画面的精心刻画。中国书法亦然。古人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可成书也。”诗文亦是如此。诗文亦以言状物,体现出物的生命。古人强调生命,并不一定是就作品所写的具体内容而言,而是指作品的整体,一种超越的抽象的生命感。所以古人对诗的欣赏强调“悟”,因此读诗的人必须通过反复涵泳,把握它内部的血脉贯通,才能接触到诗歌活泼的生命,得到美的享受。
  (节选自肖朗《试析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底蕴》)
  1.下列关于“气”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古代,“气”最初大约是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烟雨云气变化的观察及对人呼吸之气息流通的体验,是一个指具体事物的基本范畴,后来才演变成可以指事物本质的哲学基本范畴。
  B.“气”演变为美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美学范畴的“气”,它是对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最高概括,已成为一种体认宇宙万物的生机活力与深层生命内涵的审美体验。
  C.“气”作为宇宙生命原质,也是创作之本源,使有形无形、物质精神融合在一起,能显示整个大宇宙的生命气息。
  D.绘画中“气韵生动”之“气”在内涵和外延上等同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的“气”, 它是宇宙元气和艺术家本身元气化合的产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宇宙之气是创作的本源,构成万物的生命,推动万物的变化,从而感发人的精神,产生了艺术。
  B. 儒家关心个人如何为族类生存繁衍作贡献,这样能使宇宙万物的生命流程得以顺利展开,个人也会得到一种能发挥创造性的美感。
  C.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空是生气蕴注其内的生命时空,这直接影响到儒家、道家的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中国古代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
  D. 中国古代画家即便是画一块石头,一个草虫,也不是局限于画面的精心刻画,而是在其中灌注整个宇宙的生命意识。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国传统美学作专门探讨,只要选取“气”这个美学范畴,并对儒道两家美学思想进行分析,就能窥见整个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
  B.不同于儒家,道家认为人并不应该干预生命的自由,自然生命的流程应正常地开展,任何干预只会妨碍宇宙生命的流动过程。
  C. 古人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可成书也。”其中的“神、气”和绘画中的“气韵生动”都体现了生命意识。
  D.诗歌活泼的生命,主要指作品整体所表现出的一种超越的抽象的生命感。读诗的人必须通过反复涵泳,把握它内部的血脉贯通,才能“悟”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宋)世良字元友。年十五,便有胆气。后随伯父翻在南兖州,屡有战功。行台、临淮王元彧与语,奇之。魏朝以尔朱荣①有不臣迹,帝将图之,密令彧将兵赴洛。彧在梁郡,称疾,假世良都督,令还南兖发兵以听期。世良请简见兵三千骑,五日必到洛阳,并陈三策,彧皆不能从。
  寻为殿中侍御史,诣河北括户,大获浮惰。还见汲郡城旁多骸骨,移书州郡,悉令收瘗。其夜甘雨滂沱。河内太守田估赃货百万,世良检按之,未竟,遇赦而还。孝庄劳之曰:“知卿所括得丁,倍于本帐。若官人皆如此用心,便是更出一天下也。”其后迁殿中。世良奏殿中主齐会之事,请改付余曹。帝曰:“卿意不欲亲庖厨邪?宜付右兵,以为永式。”河州刺史梁景睿,枹罕羌首,恃远不敬,其贺正使人,频年称疾。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受其赠遗,常为送表。世良并奏科其罪。帝嘉之,谓长孙永业曰:“宋郎中实有家风,甚可重也。”
  后拜清河太守。世良才识闲明,尤善政术。在郡未几,声问甚高。阳平郡移掩劫盗三十余人,世良讯其情状,唯送十二人,余皆放之。阳平太守魏明朗大怒云:“辄放吾贼!”及推问,送者皆实,放者皆非。明朗大服。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之,群盗多萃于此。人为之语曰:“宁度东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世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