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1题,约6970字。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把答案填到相应的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是 ( )
①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
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中 ;
③D生成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④正常情况下,ABC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4.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采摘的枝条中,芽多较嫩的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
6.生态学家对森林中的林旅鼠和猫头鹰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研究。正常情况下,猫头鹰以林旅鼠为食。当时由于林旅鼠患有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使种群数量下降,但成年猫头鹰的数量仍保持稳定,新孵出的猫头鹰却大大减少。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蛋的孵化率上升
B.成年猫头鹰捕食能力比新生猫头鹰强
C.营养不足使雌猫头鹰产蛋量减少
D.营养不良的新生猫头鹰易感染疾病
7. 下列表示的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中的一部分,其中不是官能团的是( )
A.-OH B.-CH3 C.C=C D.C≡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苯和溴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溴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