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案4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致橡树》教案 <br>
课时:一课时 课型:电教课(配乐朗诵、投影片) <br>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初步了解朦胧诗。 <br>
教学步骤: <br>
一、 导入课文 <br>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中国当代新诗,题目是致橡树(板书),作者是舒婷(板书)。舒婷又是何许人也?同学读注释?,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当代女诗人。其他同学补充介绍——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板书)诗歌的代表人物,写有许多著名的朦胧诗,如《四月的黄昏》《这也是一切》《呵,母亲》《思念》《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双桅船》《也许》(投影片)等。《双桅船》获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新诗二等奖,《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投影片) <br>
学习这首新诗,我们共同来谈一个话题,一个有关“爱情”的话题。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br>
有人说: 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前苏联,伊萨可夫斯基); <br>
爱情不仅能给人带来光明,而且也带来黑暗,不仅使人们感到振奋,也使人们感到压抑(前苏联,尤·留里科夫); <br>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远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英国,莎士比亚); <br>
伟大的爱情能使最平庸的人变得敏锐、勇于献身、充满信心(法,安德烈·莫洛亚); <br>
爱情是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法,莫里哀); <br>
幸福的爱情能使一天等于一年,而使一年等于长生不老。爱情能使人变成神,使人长生不老(前苏联,留里科夫); <br>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的(英,莎士比亚)。(投影片)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