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期中测试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34分)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匕首(bǐ) 果脯(fǔ) 炽热(zhì) 宁死不屈(nìnɡ)
B.檄文(xí) 隽秀(juàn) 关卡(qiǎ) 耆之年艾(ài)
C.炭疽病(jū) 蕴藉(jiè) 睥睨(pì) 否极泰来(pǐ)
D.罹难(lí) 窥伺(sì) 气焰(yán) 瑕不掩瑜(yú)
解析:A项中“炽”应为“chì”;B项中“隽”应读“jùn”;D项中“焰”应为“yàn”。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遨翔 松驰 苍天大树 揠苗助长
B.烦燥 世故 兴高采烈 鸦鹊无声
C.端倪 执着 浓阴蔽日 头晕脑涨
D.藉贯 婉惜 饮鸩止渴 返璞归真
解析:A项中“遨”应为“翱”,“苍”应为“参”。B项中“燥”应为“躁”,“鹊”应为“雀”。C项中“涨”应为“胀”。D项中“藉”应为“籍”,“婉”应为“惋”。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________的说。
②女人的手指________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③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________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A.简洁 震动 纵容 B.简捷 振动 怂恿
C.简洁 振动 纵容 D.简捷 震动 怂恿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填空。“简捷”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①应选“简捷”。“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动多次;“震动”有两个意思,一是指颤动,使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次;二是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②应选“震动”。“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③应选“怂恿”。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________,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
②她真是________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③女人们到底有些________。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A.垂头丧气 走投无路 藕断丝连
B.灰心丧气 走投无路 牵肠挂肚
C.垂头丧气 日暮途穷 藕断丝连
D.灰心丧气 日暮途穷 牵肠挂肚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垂头丧气”是消沉、沮丧情绪的外露,着重指一时的神态;“灰心丧气”即心灰意冷,非常失望,着重指比较长期的心绪。①应选“垂头丧气”。“走投无路”重在形容走到无投身之地,前无生路;“日暮途穷”本指太阳下山,路到尽头,比喻陷入绝境。②应选“走投无路”。“藕断丝连”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③应选“藕断丝连”。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本文是作者于2003年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目前台湾岛内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38.5杯,这一数字,显示了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解析:此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逻辑混乱,两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B.成分残缺,应在“哈佛大学”后加“时”或“后”字,与前面的“于”构成介宾短语。D.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
答案:C
6.下面横线上应填的诗句,其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浑身雅艳,遍体娇香,_________。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①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
②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
③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连贯。按照先眉、眼,再脸、唇的顺序进行肖像描写。
答案:B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
B.《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出现,标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