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缺憾及对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论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缺憾及对策 <br>
桐乡市高级中学:周 敏 <br>
<br>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缺憾,这些缺憾中有的是语文多媒体课件常有的较为普遍的缺憾,有的是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点造成的缺憾。针对这些缺憾,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语文多媒体教学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br>
<br>
[关键词] 多媒体 课件 缺憾 传统教学模式 <br>
<br>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中小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进程,如在评选优质课时,课必须用多媒体,如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评比活动等。各地中小学也不断添置多媒体教学所需要的设备,积极开展教师的电脑培训工作,使教师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蓬蓬勃勃地进行起来。 <br>
<br>
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可以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语文课堂,学习内容情景交融,授课教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然而,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为了让它向正确的轨道呈良性发展,我们应及时发现它的缺憾,并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 <br>
<br>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缺憾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br>
一、教学内容的过分直观化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再创造力 <br>
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多媒体能把课文的内容更形象地表现出来。如教朱自清的《绿》,可以把“梅雨潭”的一汪碧水放映出来;教《林黛玉进贾府》分析林黛玉的性格时,可以把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形象呈现;教《故都的秋》,可以放映一下北京的秋景。然而,这个优势也暗含了很大的劣势,潜伏着危机。图像把人和景直观化固定化,遏制了学生通过抽象的文字进行想象的能力,也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文字,可以“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图像,至少在外形上“一千个读者心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它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说:“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一件伟大的艺术品需要给欣赏者留想象的余地,语文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也同样如此,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抽象的文字虽不能像直观的图像那样给学生视觉、听觉的直接享受,却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创造的空间,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的享受。 <br>
二、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br>
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之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