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教你活用熟悉的作文素材
侯识河
通信地址:湖南省桂阳县第三中学 邮编:424400 电子信箱:hsh7002@163.com 电话:13786548695
材料对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在学生写作文最愁的也就是材料的缺乏。是不是学生真的毫无积累、一穷二白?当然不是!其根结是很多学生不会将其熟悉的作文材料灵活运用,吊着干鱼吃寡饭,甚至骑着毛驴找毛驴。
材料运用的基本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但每次作文都要找到别人少用而且可读性很强,能惹人耳目的材料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不太现实的。这时候,学会运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将这些材料用出一种新意就显得非常重要。韩寒《三重门》中说:“勤奋学习的是爱因斯坦,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助人为乐的是雷锋,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这么几个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他的这种说法显然是偏激而且错误的。对材料没用出色的运用,像大多数人那样使用“陈旧”的素材,又如何成得了他所说的“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这些材料本身都是一些很经典的事例,如果用得好,用的角度新,完全可以收到“枯木发新芽”的艺术效果。用雷锋和李素利来表现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当然没什么新意了,但如果换个角度,拿他们与那些身居高位而庸庸碌碌的王宝森成克杰之流作对比,说明信念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根源,仍然能给人以感染力。
再来看学生常用的陈景润这个材料,陈景润的感人事例发生在七十年代,在今天的作文中再来运用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何况许多人都曾经用它来论证过自己的观点。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陈旧的材料,用在《美文》里的一篇《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数学家?》里却极具感染力震撼力。且看其开头:“那个一辈子只算出一道题目,而其他题目都算得一塌糊涂的人去了。那是一个以数学为粮食,以演算为空气的人。他生来只属于这一道题目,把他整个世界简化成了这一道题目。这个人肯定算不出副教授等于副处长等于副县级,还可以等于三室一厅。这个智商最高的人其实成了最傻最简单的人。”作者路也在文末奇峰突起,不落俗套:“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数学家?我想,也许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随便抓出一个人来,都会是一个不错的数学家,唯独陈景润不是。” 按照一些人的观点,陈景润的事迹已经没有时代感了,可能属于淘汰的材料,可这篇文章为什么在陈景润沉寂了二十多年后,朝花夕拾,又使文章具有时代震撼力呢?就是因为作者写文章的目的不是写文章,不是为了卖弄才华,而是为了探讨陈景润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作者满腔激情,急切地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露出来,给社会、给读者以启示,才使作品震撼人心。由此可见,材料无所谓新旧,问题在于该不该用;只要该用,用得合适,旧的材料也有魅力,不该用,即使今天的故事也不会使作文增色。
旧调重弹同样能发出新声,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头脑中有许多的材料可以在作文中使用。但要用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