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行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广西南宁三十八中:劳尔
摘 要:长期亲临教育第一线,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反思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人为什么要反思,为什么要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如何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关键词:反思 教学行为
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支配行为”这一认识支配下,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特别注重教师在认识和理论上的提高,与此相应,我们比较重视让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我们热衷于请专家作报告,热衷于让教师脱产进修,热衷于教师的学历达标。毫无疑问,这些做法确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能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一种途径,这就是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本文中所说的反思教学行为既包括对教师日常教学行教学行为本身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反思,同时包括以观察、分析行为表现为起点来反思和揭示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那些深入骨髓的思想的特定的决定机制” 。
一、人为什么要反思?
在论及对教学行为反思的必要性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反思的人性学基础。这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教学反思的意义。
(一)人的能动性是一把双面刃。
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的优势所在。帕斯卡尔说,人是大自然里最弱的一根芦苇,但是他是根会思考的芦苇。人和动物相比,有很多方面不如动物,如人没有一些猛兽、猛禽所具有的锋利的牙齿,人不像鸟类会飞翔,人的奔跑速度远不如驼鸟、猎豹等动物那样快。但是人会思考,人不是消极、被动的存在物,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物,换句话说人具有能动性。正是人具有能动性才使人在地球上的生物大家庭里居于支配地位。但是能动性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比如说,在二战前,由于人们陶醉于科技革命的巨大成就,人类开始盲目自信,开始得意忘形和为所欲为,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道德的沦丧,以至于有人说,“二十世纪是最令人振奋的世纪,又是最令人心痛的世纪”。沉痛的教训使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思与行进行反省。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并不总是理智的,人很容易干蠢事;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说中刻在特耳菲神殿石碑上神对人的忠告——“人,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份量;人们开始深深体会到学会反思的必要性。
(二)人的认识和行为容易定势
定势既有积极一面又有消极一面。我们平常所说的熟能生巧,实际上就是定势的结果,这时候的定势使人们在处理事务上,无需较多的意志与努力,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是定势的积极一面。但是定势又具有消极的一面,它容易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缺乏批判性,使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是无庸置疑的,即所谓“存在即合理”。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一个部落,不知什么时候这个部落开始流行一种传染病,这种病的症状之一是患者脸上长瘤。不多久整个部落所有人的脸上都长了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