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原则及学习方式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 杨秀才
邮编:361003 电话:0592-8282475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组织形态,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全面素质的综合发展为目标,通过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语文学习不同,它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语文综合性学习重整合。综合性、整体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语文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在教育中的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不再是游离于其它学科之外的一门独立学科,它既是其它各学科的基础,同时其它学科的知识又为丰富语文教学,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保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渡其它学科的知识,如何对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作为学习主题创造和设计引导者的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揉合,综合利用。
2.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过程。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搜集、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比所要追求的结果更重要。关注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学生的素质有差别,对知识的理解与判断也会有所不同。作为学习组织和活动协调者的教师要让每位学生能充分地融进班级整体的活动中,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参与而获得语文知识,感受到积极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和旨归。
3.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应用。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会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就应该将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将学习目标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相联系,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情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能得以解决,学生就不会再把语文孤立成为冷冰冰的字词句,而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随着学习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课内学到的东西不再是单薄虚拟的,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各种语言材料在实践中会显得越来越丰满,学习时的应用意识就会越来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