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
泗洲中学 梅英
论文提要:
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家民族的不断进步,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应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始。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在发散思维上,这种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逆向性、求异性、类比性、辩证性等等。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打破原有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改变阅读理解一定要有个标准答案的教学观念,在阅读中尽可能激发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对于学生的不同于教学教参的看法、思想,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给予鼓励;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必须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统一命题、统一体裁的方式,多作想象作文、话题作文,给学生能尽情地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际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又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确实,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更需要具有创造型学习能力的人才,所以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已经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认为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造就创造型人才,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学生智力,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W.B科勒斯涅克在《学习方法及其在教育上的应用》中写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之所以把它叫做创造性思维,是因为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以前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东西,我们的各种观念从来也没有用这种方式联系,现在用它把我们的各种思想联系起来,这就叫做创造性思维。我们都知道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两种形式。集中思维追求的目标是迅速进行筛选,选取科学的方法将问题简化,作出正确的判断,使问题指向唯一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则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创的设想、可能性和解法。它在本质上和创造性思维是一回事。与创造性思维相对的是记忆和显现思维。在这种思维中,人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信息的存贮器和显现器。这种思维形式要受到遗忘规律的制约,它的最佳效果是记忆信息不消失,显现信息迅速,却不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遇到问题便从大脑的资料库中寻找答案。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就进行了这种思维训练,所以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新领域不断开发的局面,故教育者越来越重视与发明、发现、革新设计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但我们也不能忘记:知识是创造的原料,创造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