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全科试卷(7科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全科试卷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历史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数学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物理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英语试卷.doc
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doc扬州市宝应县2012年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栖身(xī) 洗濯(zhuó) 浸渍(zì) 觥筹交错(gōng)
B.两颊 (xiá) 亵渎(dú) 挟持(xié) 相形见绌 (chù)
C.贮 (zhù) 藏 亘古(gèn) 胆怯(qiè) 明眸善睐(móu)
D.箴言(zhēn) 琐屑(xuè) 狡黠(xiá) 风靡 (mǐ) 一时
2.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 ( )
(A)宝应文化积淀浓郁,人文氛围深厚。(B)在宝应大地上,古代文化的遗存和现代文明的风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C)“建安七子”之一陈琳、经学大师刘宝楠都诞辰在宝应。(D)京沪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与宝应的时空。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清以来,运河沿线特产无数,其中最著名的是“运河三宝”:邵伯的菱角、高邮的双黄蛋、宝应的荷藕。
B.晚上,屋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父子俩的翻书声和窗外三四只蟋蟀的鸣叫声。
C.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D.谈到攀登人生顶峰愿望这一话题,我就想到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从山小。”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日本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要“购买钓鱼岛”的言论真是别有用心。
B.菲律宾曾明确表示黄岩岛不在菲领土范围之内,后又出尔反尔,对中国黄岩岛提出非法的领土要求。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烟花三月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据中央电视台报道,4月12日,北京市连续发生两起耸人听闻的伤害医生案件,本来救死扶伤的医生竟然受伤甚至陨命。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地球历史46亿年,浓缩成24个小时1天的话,人类历史以200万年算,只有37秒。
①乐观地说,人类的力量在更长的时间内将会发生何种爆炸性的增长。
②全部人类文明,就在这0.09秒内发生。
③但悲观地说,人类的历史相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人类的认知相对于世界的无限来说,实在没有任何理由狂妄。
④5000年人类文明史只有0.09秒。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喜剧,其主要作品还有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风”“雅 ”“颂”三类,常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C.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D.《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前者是小说,选自《呐喊》;后者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烟花三月是我们扬州最美丽的时节,桃红柳绿,chà( )紫嫣红。桃花谢了还有牡丹、琼花、芍药、绣球花等接zhǒng( )而至,烟花就是指柳树的花——柳絮,微风吹过,柳絮漫天飞舞,像纷飞的雪花一样,给扬州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不完的qī( )美,道不尽的震hàn( )!
8.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 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水至清则无鱼, 。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稻花香里说丰年, 。 (辛弃疾《西江月》)
(6)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7) ,决胜千里之外。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8)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四个字成了后来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追求,蕴含这一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