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1—2)单元练习及答案
作者:szjinw2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tuān( )急 bì( )益 徘徊( ) 勉强( )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填入表中,并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小心冀冀 镇定自若 覆行职责 烟波浩淼
明察秋豪 谈笑风声 罪魁祸首 道听途说 庄严肃穆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在括号内横线上写出相应的作家或作品名。(7分)
①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巴金《繁星》)
②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母亲》)
③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浣溪沙》)
④□□□□□□□,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竹径通幽处,□□□□□。(常建《 》)
4、按要求仿写:(2分)
“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这是田晓菲在北大求学时的感受。你有什么渴望?请模仿这个排比句,用“我渴望……,渴望……,渴望……”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期盼。
5、成语接龙:(2分)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 →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1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6—9题。(8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遽契其舟( ) 入水求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8、“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请写出两个来,并写出它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