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一月考物理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4970字。
天津一中 2011—2012学年度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一月考
物理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4分)
1.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地面高h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和地碰撞的时间为 ,和地的平均作用力为F,和地碰后不再弹起,设竖直向上为正,则在碰撞过程中,对小球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冲量为 B.地面对小球的冲量为
C.合力的冲量为 D.合力的冲量为
2.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a、b、c,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小球A、B、C发生正碰;a与A碰后,a球继续沿原来方向运动;b与B相碰后,b球静止不动;c与C碰后,c球被弹回而反向运动.可知碰后A、B、C三球动量大小的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B>pC>pA D.pA=pB=pC
3.分别用波长为λ和 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2,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
A. B. C. D.
4.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k随入射光频率 变化的Ek- 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二者的图象画在同一个Ek- 坐标系中,如下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
5.氢原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电子的动能一定增大;
②原子系统的电势能一定减小;
③电子动能的增加量一定等于系统电势能的减少量;
④电子动能的增加量一定小于系统电势能的减少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 D.只有①②④
6.关于铀核的裂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种多样的
B.铀核裂变时能同时释放2~10个中子
C.铀块的体积对产生链式反应无影响
D.速度太快的中子不能使铀核发生裂变,只有速度与热运动相当的中子最适于引发裂变。
7.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设计并制造的世界上首个“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若在此装置中发生核反应的方程是21H+21H→42He,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1,氦核的质量为m2,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而每升海水中含有氘0.03克,如果1升海水中的氘完全参与上述核反应,则所能释放的核能为( )
A.0.03NA(2m1-m2)C2 B.0.015NA(2m1-m2)C2
C.0.0075NA(2m1-m2)C2 D.7.5 NA(2m1-m2)C2×10-6
8.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的右端,并与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