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感悟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1 12: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如何引导学生借助联想感悟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许昌县一高   贾子恒
    新编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语文》在着重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上有了明显的侧重,并且编选了一部分现代诗歌供同学们鉴赏,为了体现教学大纲的意图,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人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在如何提高学生感悟现代诗歌的意象美的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沁圆春·长沙》)这些诗句,可算是景物描写中的典范。一开始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然后,作者从远看、近观、仰视、俯瞰几个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语)“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语)的大手笔。你看,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的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化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你再看,那澄澈碧绿的湘江面上,千帆竟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你再看,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而清浅见底的江中,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读到这里,我们不由的回想起王国维的名句“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啊,如果毛泽东同志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没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没有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怎么能写出这么雄奇瑰丽的诗句呢?怎么能够为我们创造出雄浑阔大的意境呢?
    毫无疑问,作家在创作中无不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意识,那么欣赏者应该如何去欣赏这独一无二的意象美呢?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去感悟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呢?
      “借助于联想,不仅能使审美对象呈现于感知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生动,而且能使所感知的形象中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这就使美感经验不只停留在对对象的感性形式和形象的直接地、简单地感受上,而且能够间接地、深入地感受到较之直接呈现于感知的感性形式和形象更多的内在意义。”(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这段话明确的告诉我们,欣赏艺术美的一个方法,就是借助于联想。我在教《再别康桥》时,没有首先介绍诗中如画的美景,而是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作者离别母校的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以及那份梦幻般的惆怅气氛。然后,才带领学生去领略那柳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那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