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联系实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应联系实际<br>
潮州金中 陈武彦<br>
<br>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所写的《观书有感》中的诗句。诗题的文字是“观书有感”,内容写的却是“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象。<br>
其实,这正是朱熹的高妙之处:借用具体形象的景象,来说明读书获取新知识的乐趣,表现他读书时获得新的感觉的愉悦心情。诗的最后两句深含哲理,常被人引用来说明读书和作文应该联系实际,从活泼泼的生活实际中吸取新鲜有生命力的养料,这是十分恰当的。鲁迅在指导青年读书时,也曾说过这样的话:“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的话,是教导青年,不仅要读课内书,更要尽可能多读些课外书。要不断引来“源头活水”,才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也只有如此,才能灵活生动地去掌握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这是很有见地的。<br>
读书、作文需要不断引来“源头活水”,语文教学何曾不亦应该如此呢?笔者从教几年,听过很多的课,觉得能真正称得上引来“源头活水”者实在少得可怜;而有些人试图引来“照水”,却常因被讥为“脱离中心”、“节外生枝”、“不着边际”、“不务正业”而作罢,依然去走“照本宣科”的老路。其实,在语文教学中,能经常地、恰到好处地引来“活水”,对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大有好处的。当前,新编语文教材全面推广应用已一年多了,新教材与旧教材相较,留给教者与学者“创造”的余地大得多。然而,不少教者依然囿于旧观念,墨守成规,采用旧教法,呆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