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剂”齐下 激水成浪
——浅评特级教师韩军的激活课堂艺术
江苏省滨海中学 沈清晨 4222242
语文课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本该是学生最感兴趣、最生动活泼的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却成了学生的休息课,老师的一言堂,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局面僵滞,学生兴味索然。虽然,课改的春风也为我校波澜不惊的课堂吹起了阵阵的涟漪,但总是不尽如人意。如何激活课堂?如何变教堂为学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一直是大家伤透脑筋的问题。而近期学校请进的语文“课改”新生代的领军人物韩军老师为大家上的观摩课,则一石激起千重浪,既为大家直观地展示了激活语文课的艺术,也为我校的“课改”激起了层层波澜。韩军之所以能激水成浪?三思之后,乃悟出其秘诀在于三“剂”齐下,激活了学生的情感,自信、思维,从而激活了课堂。
一、教师的激情投入,是激活情感的融解剂。
课堂气氛不活,我们往往怪罪学生懒于思考,而没从执教者自身查找原因。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教师能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触及”呢?教师的激情是融解剂。
激情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能激起学生的激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能唤醒学生的想像思维,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试想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精神萎蘼不振,说话有气无力,怎能指望学生精神饱满、积极思维、畅所欲言?韩军老师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全身心地投入,激情满怀,把课上得高潮迭起,魅力四射。你看,他在配乐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他时而低吟,时而悲愤;时而平缓,时而激奋。把艾青在狱中面对窗外的积雪,所引起的对乳母的怀念和感恩,对自己出身的地主家庭的厌恶和叛逆,对世道的不公和愤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听得人回肠荡气,潸然泪下。你说,学生能不被他的情感打动而进入诗歌的境界吗?果不其然,当他叫一位女生也朗诵一段时,这位女生也有声有色地朗诵起来,让听课老师唏嘘不已。
不仅仅是朗诵,韩军老师上了三节课,从头到尾都精神饱满,神采飞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