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在学习中,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该如何定位?在活动课上,该如何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做了一定的尝试。<br>
[案例追述]<br>
初一新课本中出现一种新课型-综合性语文活动课。其中,《我爱我家》这个课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兴趣。他们一再“申请”:让我们自已来。<br>
自已来?行。但我绝不能“放羊”,我必须保证学生在一段时间的活动后,有所收获。我向“摩拳擦掌”的他们提出要求:<br>
1. 这堂活动课,只能花2课时。一节是讨论课:自主讨论活动的相关事宜。另一节是展示课:在45分钟内展示出最精彩的活动结果。<br>
2. 在活动成果展示课上,我将邀请市教研室的老师听课。<br>
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同学们涨红了脸,他们对老师的“英明”决定感到兴奋,激动。有的同学马上就吱吱喳喳说开了,有的呢,就前后左右地寻找合作伙伴;还有一些动作快的,这时候已经提笔找纸托腮沉思了’’’’’’’’’’’’’一时间,群情激昂:天天都在听老师讲课,天天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今天终于熬出了头,可以当家作主了。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其它老师面前“表现表现”。这一切,对于好胜心强,渴望摆脱束缚,喜欢表现自我的中学生是个多么大的吸引力呀。(自主学习是每个孩子的梦想。)<br>
我理解了他们,我在心里告诫自已,在这次活动课的指导过程中,我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放开,放开。再放开”。我要以一个隔壁大姐的身份,以一个教师的眼光,给他们提供帮助,提供指导。切忌板着面孔指挥学生。力求在平等交流中,在自由讨论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