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氏妙解其中味——走进红楼看脂评
- 资源简介:
约5920字。
脂氏妙解其中味
——走进红楼看脂评
刘国俊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009级1班 U200917110
摘要: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可谓是红学的“命根”,去看这本带有一流评点的经典著着实有一定压力,因为要带着欣赏和发现问题的眼光去看本身就不再是解闷消遣,而更多的是要用心去与芹、脂二人进行思想的碰撞,继而有所思,有所得。待看完之后,却惊奇的发现脑海里残留了不少红楼世界零碎的片段和细节,大概这就是脂砚斋不失时宜做出点评的妙处:饶有兴味的谐音展示了荒唐背后的真谛,人物情节的前后相伏彰示了结构上的顾此及彼;鲜明对比中陈旧推新;举手投足中挑动情思;一言一行中展现深刻的描写和丰富的内涵……
关键字:谐音传旨 牵前摇后 小说对比 细微处传真情
翻开这本大书,不自觉地被这满纸的“荒唐言”所迷住:在荒唐无稽的山崖上,一颗无才补天之石渐通灵性,闻得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真正来到人世间后,便引起了一些故事。
顽石投胎之地有个古庙,人皆呼葫芦庙,庙内寄居着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原系胡州人士,庙旁有家乡宦,姓甄,字士隐,老来得一女乳名英莲,令有一个家人叫霍启。这里的人物地点其实再平常不过了,只是在脂砚斋笔下就另有了一番风味:在一个糊里糊涂的地方(葫芦庙),读书人喜欢胡诌,老说假话(贾化),乡宦人家把真事隐瞒(甄士隐),不久家中祸起(霍启),女儿的失踪使家人悲痛欲绝,但更多的是幼小的孩子应得到怜惜(英莲)。
这都是在第一回里面出现的人物,若没有什么点评,或许我们就顺手翻过去了,不觉得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但经脂砚斋以批,效果就大不一样了,简简单单的谐音使故事顿然妙趣横生,平添了多少诙谐和伤感气氛。这样的点评使“满纸荒唐言”更加形象具体,也显示了脂氏妙解荒唐言中的味道,同时,也在开篇就点破了该书如梦如幻、时真时假、亦虚亦实的特点。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书中写到女娲氏炼石补天、剩下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脂砚斋就此批为: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以“青埂”寓谐音“情根”,暗示石头被尘世生活所迷,失去本性,并进一步暗喻小说主人公贾宝玉一生为情所误,迷失人生航向。暗合了作品谈情的创作倾向。此外,书中第二回写到贾府四姐妹名字时,脂在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名字下分别批出“原也”、“应也”、“叹也”、“息也”的评语,连起来读就是“原应叹息”。如果我们将此与四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