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7640字。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二、.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三、.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
分析体会想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学习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和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品味语言,了解文中的梁任公。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过演讲吗?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能从演讲者的演讲中看出其性格特点,他从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独特的性格特点。(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介绍人物
1、由于课前同学们都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主动的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2、通过他的朗读和结合书下注释,你们知道梁任公是谁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梁启超呢?(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大家说的差不多都是他在政治方面的业绩,你们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
3、梁启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乡茶坑村。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议,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征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以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曾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