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明确目标:<br>
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br>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br>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br>
教学时数:一教时<br>
教学内容及步骤:<br>
一、导人新课<br>
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br>
二、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br>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br>
三、作者简介<br>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br>
郑愁予名作主要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郑愁予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br>
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br>
1.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场景?人物有哪些?主要描写什么样的心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