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三首》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1 16:2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艺术美和人情美。<br>
教学重点<br>
    1、《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br>
    2、《再别康桥》中的诗意美和人情美。<br>
教学方法<br>
    1、诵读吟咏法; <br>
    2、欣赏法;<br>
    3、点拨法;<br>
媒体设计<br>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片尾曲的MTV 。<br>
教学步骤<br>
    一、导语设计<br>
    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人们。现在,让我们走进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br>
    二、解题<br>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两年。在他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br>
    三、研习课文<br>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br>
   (1)听录音,指导朗读。<br>
   (2)学会朗读,体会。<br>
    2、欣赏品味<br>
   (1)《再别康桥》的诗意美和人情美。<br>
    第一节写久违的学生作别母校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生怕打扰了康桥的静谧;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br>
第二节至第四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阴下的水潭,一一映如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是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像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