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高中高2012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0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4 19:17: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1小题,约2930字。

  南充高中高2012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审题人:杨友俊)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1. 对于密闭容器里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的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器壁而产生的
  C. 当容器被平抛时,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
  D. 若体积不变,当气体温度升高时,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个数将变少
  2. 如右图所示,在真空容器A的内部,水平地固定一绝热气缸B,一定质量的绝热活塞P将一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的左部,缸的右端开口,缸的内壁光滑,当提起销钉T,活塞在气缸内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塞做匀加速运动,缸内气体温度不变
  B. 活塞做匀加速运动,缸内气体温度降低
  C. 活塞做变加速运动,缸内气体温度降低
  D. 活塞做变加速运动,缸内气体温度不变
  3. 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上升的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 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 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 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 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5.分子运动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碳粒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6.如图所示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小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
  述正确的是:()
  A. 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 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 如果将孔AB扩大,可以观察到更明显的衍射现象
  D. 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7. 如图所示,S1、S2是两个频率相等的波源,两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以S1、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实线)和波谷(虚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A是振动加强点
  B.质点D是振动减弱点
  C.再过半周期,质点B、C是振动加强点
  D.质点A始终处于最大位移处
  8.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质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则这列波:()
  A. 波速是2 m/s B. 经1.6 s传播了7m  
  C. 如果一观察者正在靠近这列波的波源,则他接收到的频率大于2.5Hz
  D. 若同时存在另一列频率为2.5Hz的简谐波,则两列波相遇叠加的区域会出现干涉现象
  9.做简谐运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A. 频率、振幅都不变 B. 频率、振幅都改变
  C.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10.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a、b、c为三个质元,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A. 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 c正向上运动
  C. 该时刻以后,b比c后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
  11.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运动,与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则两者质量之比M/m 可能为:()
  A. 2∶1            B. 3∶1  C. 4∶1            D. 5∶1
  1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