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作文教学的智慧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3 15:47: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20字。

  追求作文教学的智慧
  曹勇军
  一、智慧在于权衡利弊
  有人强调写作的精神价值,有人更着眼于写作的工具意义;有人认为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很重要,掌握了写作方法,写作水平就能提高,也有人认为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对写作帮助不大;有人推崇自由写作,有人更赞赏课堂命题写作。同样是课堂作文,有人推崇情境式活动型的写作实践形式,认为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思想素养、写作素养的提高,也有人赞赏常规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认为这种形式更能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人觉得多写才能写好作文,也有人认为一味贪多意义不大,应该少而精,写一篇是一篇……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截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各有其利,又各有其弊;各有其长,又各有其短。
  作文教学的智慧就在于权衡利弊,知其长,识其短,知道“软肋”所在。强调作文教学的精神价值固然好,但是容易流于空泛,缺乏操作性;同样,强调写作的工具价值,而不从精神思想上下工夫,也难有大的进步;倡导情景活动式作文,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可是“写作成本”太高,很难长期坚持;强调课堂命题正规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和条理,但又容易远离学生的生活,引发“假大空”“伪圣化”。
  怎样扬长避短?古人讲的中庸之道能给我们以智慧的启发:“执其两端”以求得中和常行之道,从而避免走向极端。作文教学中写作方法很重要,但不能过分迷信,学生不是掌握一点方法写作上就会进步的;课堂命题写作很重要,但如能适当穿插一些情景性的写作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避免“审美疲劳”,更有利于学生眼界的拓宽、思想的提升、灵性的培养、才气的保护;精批细改固然好,但在学生有了进步后,适当组织学生自批互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采用灵活的策略,两种方式交互为用,彼此穿插,而又有主次侧重,才能收扬长避短之效。
  二、智慧在于减法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做加法,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一种人善于做减法,千头万绪的事情,简单的方法足以解决问题。智慧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智慧在于减法。我们应该抓住一些最核心的东西,在千头万绪的作文教学中抓好几个基本的“点”,不能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迷失自我。
  首先是破除对写作序列的迷信。写作无“序列”而有“系列”。所谓“序列”就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步骤和套路,这个东西“定体则有,大体须无”。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固然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很难说一定要有先观察后写作、先审题后立意、先主题后表达、先思路后语言的所谓的“序列”;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也并非直线上升,往往是进进退退,停停走走。那种过分迷信写作“序列”,希望按部就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写作应该有“系列”。在随机生成的情境中,不妨开个“作文连锁店”,由一篇拓展为一类,写一篇带动一类,每一类中有目标,有指导,有过程,有评价,让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想象、灵魂不断燃烧,进而促成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曾根据学生的一封来信,设计了“星空灿烂,谁是真的大师”的写作实践系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还曾根据高三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给我学生的三个人生礼物”的“一拖三”的写作实践,学生至今记忆犹新。
  其次是减去那些繁琐无用的语言学、文章学、文体学知识,减去那些枝枝节节的东西,让语言、语境和语体这些写作的核心显露出来,重锤敲打。我曾和学生一起给课文中的有关人物写“墓志铭”;一起学习景观设计师俞孔坚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观察南京的景观设计,提出我们的观点和批评;一起观看电影《钢琴师》,组织座谈交流,推动我们对“战争与和平”这个历史发展双重变奏主题的理性思考;一起参加班级“课前5分钟阅读演讲”,互相学习,推动阅读,丰富写作;一起开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