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听课笔记
- 资源简介:
约11760字。
《现代汉语》听课笔记
导 论 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可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徽语 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 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
1.2.语音四要素
音高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 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 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
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音具有系统性,主要表现在:(1)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关系不同(2)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
2.汉语拼音方案
2.1.音节拼写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