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28 10:0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文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的链接<br>
<br>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正在广泛开展和探索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正在和即将改变我们教学的传统模式,其意义是毋庸质疑的。语文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范围,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具有广泛性,其内含丰富,又有强列的人文精神,而且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故非常适合开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究。但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定会占有一定的时间,这与常规的语文教学会有冲突,因此如何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相结合,从中找到一个好的链接点,而不是随心所欲,漫无目的的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恰当的,适宜的链接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从系统语文知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之间能相互转换,从而在智力与情感、知识与兴趣、成绩与态度、能力与协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br>
  下面就语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几个适宜的链接点展开来与大家探讨:<br>
一.  兴趣<br>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这种积极的学习不是来自于教师的作业布置外推力,而是产生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内驱力,也就是学生自身兴趣所然。熟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故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语文学习全新认识,如何使这一过程充满生动的、不可消灭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找到这个链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从心理学讲,“内驱力”指由内部或外部刺激所唤起,并使有机体指向于实现一定目标的某种内在倾向,其中最主要的是存在于我们认识过程中的情感倾向。比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朗诵,细心品位学生就会被这首诗中轻盈的节奏,优美的意境及富有流动的画面的美所感染,当这种美与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相融通时,自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有些同学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以及徐志摩其它诗文,在以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在学习上产生内驱力,而其中情感倾向起了关键作用。这样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开始主动阅读和研究徐志摩的诗文,走进他的人生世界:《我所知到的康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与新月派》,《》等。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反之又增强了课文的学习。<br>
又如,学习庄子的《逍遥游》,开始我认为这是一篇较难讲,学生也难理解的课文,因为庄子的文章正如他所追求的精神绝对自由一样,不拘一格变幻无穷,如若一字一句讲来,费时难解,学生听起来可能如同嚼蜡,更谈不上兴趣。特别是恐将这篇飘逸洒脱、雄奇深邃的美文分解的支离破碎,索然无味,更疏远了同学们与“庄子”的距离。而《逍遥游》作为《庄子》的首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不论是《庄子》的浪漫主义手法,还是道家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很深远的,所以我觉得对《逍遥游》的学习应更深一步。但如果课文教学不能唤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庄子》美学的一点魅力,那么语文研究性学习又如何展开?兴趣需要激发,《逍遥游》从整体上看主要讲的是什么才是绝对的自由,怎样才能达到“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用自由来畅谈“自由”;介绍作者不拘以往,而以《庄周家贫》(《庄子·外物》)来导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作者主要经历,也使大家从其中“枯鱼之肆”寓言故事中领略到庄子文章风格特点。《庄子》想象丰富,形象突出,学习庄子的文章重是体会其中生动丰富的形象,而其所论之理是水到渠成的事。生动的艺术形象往往能激发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在围绕形象而展开讨论活动的实践中,学生就会逐步被他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境界所吸引,从而去探究庄子的人生理想和《庄子》的艺术风格。于是同学们开始思索:“庄周为何梦蝶”、“从《渔夫》看儒道之不同”、“李白思想里的‘道’”、“逍遥游与西方自由之比较”“畅谈《庄子》寓言故事”等。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的理论构想和基本课式》中谈到“学生如果对某一们学科或某一项活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并且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们学科或从事这项活动”。而作为教师作用主要是创造一个能供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而不是自己占有信息,因为作为现代高中学生应该具备和努力具备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自己学习服务。<br>
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所引,培养所致。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成绩落后,而直接的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已毫无意义。由于缺乏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展开,学生无法从实践中培养学语文的积极性,而我们又让他广泛、深入地去研究语文问题,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关于兴趣我觉得有以下的规律: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