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习目标]<br>
1. 了解演讲词的主要特点,把握文章层次,体会其多样化的表现手法。<br>
2. 体味文章是怎样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br>
3. 领悟、品味演讲词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彩的语言。<br>
[重点、难点]<br>
重点:深刻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br>
难点:仔细品味语言。<br>
[学海导航] <br>
1. 关于“演讲”。<br>
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因此,欣赏时首先要抓住文章主旨,明确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其次,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往往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学习时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其深刻透彻的说理方法,体会其丝丝如扣的论证力量。另外,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所以,学习时还要注意体会演讲词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修辞手法,看其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br>
2. 背景材料。<br>
美国1861年的内战,虽然解放了黑奴,但美国的种族隔离仍然持续,尤其在南部,黑人不能入读白人学校,不能在招待白人的餐厅进餐,不能乘坐同一辆公共汽车,或必须让座给白人。北部的情况较好,但黑人的待遇仍然很差。<br>
美国的黑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展开争取民权的运动。南部一名黑人女人拒绝让座给白人而被捕事件,激起连续的抗议活动。当时在教会当传道人的马丁也投入了争取黑人民权运动的行列。<br>
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上,对群众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黑人可以和白人平等的生活在一起。<br>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马丁•路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