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2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5届高三语文摸底试题
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 答案作答于答题卡,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 I 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猿猱(náo) 忖度(duó) 庇护(pì) 良莠不齐(yǒu)
B.荆杞(jǐ) 独乐乐(yuè) 炽热(zhì) 如火如荼(tú)
C.省识(xǐng) 浡然(bó) 桎梏(kù) 恪守不渝(gè)
D.弓缴(zhuó) 将进酒(qiāng) 皈依(guī) 含英咀华(jǔ)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哀声叹气 略见一班 流言诽语
B.筚路蓝缕 事必躬亲 拾人牙慧
C.按步就班 励精图治 浮想连篇
D.无是生非 纷至踏来 闲情逸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要查清国有企业情况,以防个别企业、个别人借改革之机________国家财产。
⑵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开始________。
⑶在书店里,我________碰到了一个多年没见面的老朋友。
A.侵吞 实行 偶然
B.鲸吞 实行 偶尔
C.鲸吞 施行 偶尔
D.侵吞 施行 偶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立不小心打碎花瓶后,坐在椅子上如惊弓之鸟,怕妈妈回家后责骂。
B.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C.冰心老人生前曾多次给我们吹耳边风,强调中学生要学好作文。
D.2004年雅典奥运会一触即发,中国女排能否夺冠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关注的事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时代,即使在共产主义时代,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B.全团官兵热烈欢迎战友凯旋归来。
C.事实表明,吸烟者的记忆力和嗅觉灵敏程度都有所降低。
D.他独自一人坐在早已空无一人的教室,长久的反思着这次考试的失败。
6.下面四组短语,填入横线后,上下句语义衔接连贯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的印象太生了。
A.风趣的谈吐 渊博的知识 B.谈吐学问 风趣渊博
C.谈吐风趣 学问渊博 D.谈吐风趣 渊博的学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张骞“凿空”,后人解释“凿,开;空,通也。”“谓西域险阻,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之也。”其实,中国丝绸及其他商品之西传并不始自张骞,中国与西方的物资交流早在先秦时代即已开始,从某个角度上说,认为那时已出现了“丝绸之路”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不过,在那时,东西方物资的交流是以中国西北部以及中亚、北亚的一些游牧部落为中介进行的,还没有形成一条固定的、有官方设施的交通线。自从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以后,汉朝才开始大规模经营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正式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有效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安全。在汉朝军事力量的保障和行政组织的效力下,才有可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北两缘开辟正规的通道,并使它向西延展到帕米尔高原以外而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丝绸之路”的开辟归功于张骞并不为过。
作为一条商业通道,“丝绸之路”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商业贸易上。可实际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却远远超出了经济交流的范畴。
无论从中国输往西方,或从西方输入中国,在这条商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都是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大多集中在宫廷和上层贵族或者富商手中,而非普通民众必需的日用品,对国民经济的刺激也很小,因此政府和民众都没有从“丝绸之路”的贸易中得到经济利益。如果说,“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有过重要的经济意义,那么主要是对中亚和西亚地区而言,因为真正操纵这条商道命运并从中获利的是粟特人和波斯人。他们从中国运走了大量的丝绸,转而从西方赚得了大量货币,中亚和西亚许多著名城市的繁荣美丽正是建立在这些财富的基础上的。
如果再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欧洲的意义更为巨大。中国的文明曾经吸收了许多外来因素,大到宗教、艺术、音乐,小到风俗习惯、服饰用具、技艺游戏。公元14、15世纪以前,这些外来因素的传入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同样,中国文化通过这条路线传播到欧洲,仅以造纸术、指南针为例,已足可说明“丝绸之路”对于推动欧洲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今,国际形势大为改观,现代工业引起的能源问题、波斯湾的战略地位、整个亚欧的发展趋势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