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新课程实施教学质量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3 11:00: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4720字。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二新课程实施教学质量调研抽测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说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主要强调了 
  A.以德治国        B.等级秩序       C.人性本善        D.君权神授 
  2.孔子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孔子主张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教学相长        D.诲人不倦 
  3.宋明理学家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主要目的是 
  A.否定佛教教义    B.光大儒家学说       .维护封建统治    D.激励人们奋进 
  4.荀子“兼采法家”,董仲舒“融合阴阳”,朱熹“吸纳佛道”。三者共同体现了儒家思想的 
  A.保守性        B.包容性        .批判性        D.继承性 
  5.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三位思想家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极力神化君权   B.强调以民为本     .主张君民并重    D.囿于“君主”范畴 
  6.陈独秀在《新青年》撰文说:“说什么爱有等差,施及亲始,未免太滑头了。”最早提出“爱有等差”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墨子            D.韩非子 
  7.景德二年五月,国子监的官员向宋真宗汇报说:“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不能满足供应),今板本(雕版印刷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以上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