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必修)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小题,约4460字。答案为扫描。
江苏省启东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必修)
审核:王斌 编校:魏会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图一 太庙 图二祠堂
A.嫡长子继承制 B. 按地域划分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
2、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A.“奖励耕战” B.“崇尚自然”
C.“民贵君轻” D.“无为而治”
3、“‘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4、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确立三省六部制 B.建立法律体系
C.废分封,置郡县 D.实行科举制
5、最早打破坊市界限,将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7、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