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12月质检历史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2/31 8:03:3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6题,约4900字。
  广东省湛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12月质检历史试题 
  命题人:liuwq    审核老师:lili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3.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郑板桥 
  5.“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6.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7.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 
  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作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 
  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 
  8.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体现了当时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9.马克思说过: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下列哪些史实在事实上证明了马克思话的正确性? 
  ①秦兵马俑制作②隋大运河的开凿③元曲的出现④明长城的兴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