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英雄,两种命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其他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4 12:3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自古凡中国文学家,极少有专心致志作文学的,他们大都负奇磊特出、卓荦不群之才,有着极高的政治才能与崇高的政治理想,自谓用于当世,可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往往却受人排挤,遭逢坎坷,命运多舛。“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因此发而为文,“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便是这样一首舒愤之作。而少数成功的政治家,因其见识卓越,思致深沉,往往也能写出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曹操的《龟虽寿》便是这样一首能够体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昂扬的时代风貌的作品。将这两篇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一. 作者都是英雄。
惟其如此,两篇作品才有了可比性。
曹操(155——220)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生逢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年二十举孝廉。三十岁时黄巾起义爆发。曹操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迁为济南相。三十五岁,董卓专权。翌年,参加各路诸侯共讨董卓。四十二岁,挟天子以令诸侯。至四十四岁,曹操破袁术,杀吕布、张邈等,扫除地方割据势力。四十六岁,官渡之战中,大破袁绍。至五十三岁,破袁氏父子兄弟。五十三岁这一年,曹操北征乌桓,杀蹋顿,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取得重大胜利。至此,曹操以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统一了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而且兵力雄厚,人才济济。统一中国,指日可待。同年刘备始用诸葛亮。
曹操爱写诗。“太祖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志·本纪注》)“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而《龟虽寿》一诗便是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事业巅峰时所作,唱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慷慨激昂的时代最强音。
辛弃疾也是英雄。他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亮大举南犯。辛弃疾聚众二千,参加抗金义军。次年,辛弃疾曾率五十骑突入金军大营,擒拿叛徒张安世,显示了过人的勇气与胆略。曾献《美芹十论》,又作《九议》上宰相虞允文,先后提出抗金大计和恢复中原的计划,但均遭冷遇。后任职时,他招纳流亡,训练军旅,奖励耕战,打击豪强,安定民生,颇有政绩。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因言官弹劾又不容置辩而落职。闲居江西上饶的带湖,几达二十年。
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获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其词题材广泛,气势雄健,意境深沉。《破阵子》一词便是作于闲居上饶时,与陈亮鹅湖之会后。作者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对个人功名的向往和壮志难酬的怨愤,集中在这样短短的一首词中,驰骋壮志,抒写悲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