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7题,约6880字。
浙江省台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4小题,每题1.5分,共51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据此回答第2-4题:
2.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行书
3.《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4.《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C.《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D.《诗经》: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6.“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7.唐太宗自己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唐太宗善于纳谏和自我反省 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
C.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仍然沉重 D.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民族团结
8.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下者有道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表明唐太宗
A.认识到君民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B.认真总结了前代灭亡的教训
C.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D.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9.“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信息的归纳正确是
①西藏在唐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文化的历史传承 ④藏族文化在祖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10.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