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1、 简单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br>
2、 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br>
3、 掌握“非……则……”、“见……于……”两个特殊句式;<br>
4、 理解本文寓意,5、 分析其语言特色。<br>
教学重点:<br>
1、 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br>
2、 结合本文寓意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br>
课时安排:<br>
1课时。<br>
教学过程:<br>
一、检查预习效果:<br>
主要是字词和朗读情况。<br>
二、导入新课: <br>
以庄子及其基本思想导入,主要含以下四个方面:<br>
(一)、“老庄”; (二)、基本思想:1、主张“天道无为”(故事分析-“庄子钓于濮水”);2、主张相对主义的认识论(《逍遥游》);3、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秦失吊老聃”-《养生主》)。<br>
详细解说:<br>
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br>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br>
《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的门徒所著。《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使抽象的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词汇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br>